2019 风云塑——李象群雕塑艺术展 嘉德艺术中心/北京 中国
2019-11-25

就像我们无法用某一种职业属性去定义李象群的社会身份一样,他的雕塑作品也难以用一种具有限定性的风格语言和形式手法来概括。李象群的雕塑作品是一个可视的多重文本,以实体形象展现了多层次语义。从《永恒的运转》、《我们走在大路上》,到《元四家》和《行者》系列,都展现了他力图塑造对象的内在生命个性,而不依赖绝对的“客观再现”去图解人物与社会的艺术自省。在李象群的雕塑作品中,无论是“写实”的国家领袖、“写意”的文人墨客,还是褪去权力外衣的慈禧太后,都以外在的相似性和内在的超越性这样的双重状态呈现。那些突破外在的隐性语言,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以深入对象内部观看的视觉线索,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暗示了作品中广阔的意义空间。


    李象群雕塑作品的多重语义还来自于其对各类材料的尝试与使用。玻璃钢铸铜、汉白玉以及不锈钢是他常用的物质载体,借助于艺术家的手、眼、心,冰冷生硬的物理材质具有了历史、人文和情感的温度。白铜制作的近200平方米的大型雕塑《大紫禁城》,俨然是对祛除金砖琉璃、雕梁画柱历史盛景的朴素追忆。如夯土般的白铜古色,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历史的回声,无需喧哗却如雷贯耳;《彼岸》系列中,人物赫然矗立如深谙道法的高人逸士,飘动的冠饰暗示了风的方向,借助于材料的厚重与质朴,营造出了稳若泰山却风云流动的多义情境。


    用“艺术意志”来解读李象群作品的多重语义是比较贴切的。依照威廉·沃林格( Wilhelm Worringer)的观点,艺术意志是主体潜在内心要求的客观呈现。李象群近年来的作品具有一种“非具象”和“抽象化”的倾向,这种艺术语言正是艺术意志,即:主体内心需求得以展现的有效途径。这种主体需求既指创作者也指向作品受众,在概括化和块面化处理下的杜甫或身着古服的无名氏,都暗示了雕塑家本人对历史人物和文化的追溯、解读与重构。同时,在简练利落的形体结构和肢体语言中,也为观众更大限度地“进入”作品留下了阐释空间,是引起观众情绪共鸣的关键因素。“具象”限制想象,“抽象”开放想象,这是自现代艺术以来艺术家们突破表现对象外在,大胆尝试的目的所在,也是李象群近年来雕塑创作被冠以“新语境”、“后传统”、“新文人主义”雕塑的根本所在。


    古人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用以指代事物的多变与壮丽,雕塑家本人定不愿让我们限定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仅仅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而是希冀产生“心中有乾坤,身外无日月”的情感共振。从某种意义而言,李象群的雕塑作品是将历史生命转换为当下瞬间的一种自我体认,他通过形式、材料和内涵等维度的探索,塑造出了充满人文、历史价值的雕塑作品,这也使得他的作品超越了再现的限度,将不可呈现的观念转化为有迹可寻的形式语言,创造出了充满隐喻性、在场性以及剧场性的艺术情境。


     “大风起兮云飞扬”,正是李象群雕塑作品生命与情感状态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