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灵魂的雕塑家(《车时代》2010年4月刊)

亲近灵魂的雕塑家
Close to the soul of the sculptor
访: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李象群

撰文/李鹤   摄影/王伟  设计/崔兆飞

导语:二月一个晴朗的下午,我就这样走进了李象群在798艺术区的工作室“0工场”, 推开那两扇宽阔的深灰色铁门时,展现眼前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艺术空间;这里原是一处废弃的厂房,上千平米的室内面积中,李象群就好比占有了大片肥沃土地的农民在此耕耘播种。尽管是初次见面,他却像久未见面的老朋友拿出一瓶苏打水招呼我,神态显得豁达而亲切,很快便没了陌生感。从这一刻开始,我走进一位亲近灵魂的艺术家的精神空间。


人物介绍
李象群,196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第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



松花江与“铜像”,一个艺术家的萌芽阶段
李象群祖籍山东,其父亲李顺茂是一位正直清廉的国家干部,母亲是一位医生。婚后父母生下姐弟三人,李象群排行老三,上有姐姐和哥哥。从小生活在松花江畔的李象群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用画表现变幻无穷的松花江水。

松花江水如同天空一样,从早晨到晚上,无时无刻不在变幻,红的、蓝的、金黄色的,神奇极了。在李象群童年的脑海里,松花江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只要一放学,他就拿起画笔,将画板藏在衣服后面,到松花江畔作画,待画到入迷时,他竟然忘记了回家吃饭。

从小学到中学,李象群的素描一直受到老师的表扬。上初中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中期,学校停课闹革命,今天学农、明天学工,剩下的时间,李象群就抓紧时间画画。他的画越画越精彩,有些同学自己画不好就请他帮忙指教,李象群倒也热心,经常帮助别人讲解画。李象群画画时画纸经常不够用,为不给家里增加负担,他灵机一动,想了个解决画纸的办法,就是每帮助同学画一张画,收10张画纸,这样既帮助了同学,又解决了画纸,一举两得。有时,也找教他的老师要一些颜料和画笔。

除了画画之外,童年的李象群还常常用冰雪和泥巴做些小雕塑。上中学时,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看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 “铜像”让李象群铭记在心,他用泥巴捏起了英雄的形象,后来,他的泥塑得到了同学们的赞美。从此,他便爱上了雕塑。


鲁美时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就在1976年李象群15岁时,他报考了哈尔滨市评剧院舞台美术。记得当时共有80多人报名,录取4人,李象群回忆说他是被录取的4人之一。但由于个人原因,他改变了主意,没有去报到。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17岁的李象群高中还没毕业,就被鲁迅美术学院录取了。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了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本科生。

记得大学前二学期,李象群对雕塑比较迷惑,他看不懂什么是好的雕塑,做雕塑时一点感觉都找不到,甚至曾有过转学油画的念头。一直到大三的上学期,经国内著名雕塑家、“鲁美”雕塑系杨美应老师点拨,李象群顿开茅塞,且打开了认知雕塑的大门。每做一件雕塑都非常有感觉,他的作品令人刮目相看。从此他备受关注,还没有毕业,就成为“鲁美”的知名才子。

1982年,李象群即将毕业时,系主任找他谈话,问他毕业后有什么打算,他说只要做我的专业,在哪儿都行。其实,在考学前他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哈尔滨画院,那里曾经就是他心目中最高的艺术殿堂。正当他领了27块钱的派遣费,准备买火车票回哈尔滨时,接到了留校的通知。留在鲁迅美术学院当老师,这是他想都没敢想的事,许多同学朋友都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

昨天的学生,今天的老师,当李象群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走进教室时,他简直是不知所措。由于历史原因,教室里许多学生年龄都比他大,特别是,前来听课的老师都在瞧着他,他成了全教室的焦点。昨天之前,他一直都是花父母的30元钱,今天拿到发给他第一个月的48元工资时(实习工资,第二年为56.5元),他顿时有一种成为暴发户的感觉。因为过去手里从来没有过这么多钱,李象群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工作一年后的1983年9月,李象群来到北京,通过考试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助教进修班。进修期间,他学到了过去没有学过的东西,客观再客观的看待事物,李象群深深地感到外面的世界很大,需要学的东西很多。这位不安于现状的青年,求知的欲望更加强烈。而且每次考试都非常兴奋,每次考试都能超常发挥,有时连他自己都很吃惊,平时做不出的作品,考试中都能完美完成。由于成绩突出,当时中央美院雕塑系主任钱绍武先生非常看好这位青年,准备将其留校。但鲁迅美术学院却急急忙忙催他回去,他只好以优异的成绩走出进修班,回到“鲁美”。

回到“鲁美”后,李象群开始了新的教学和学术研究,经历了很多坎坷,1987年李象群又考取了雕塑系贺中令教授的研究生,继续深造。1990年,他拿到了“鲁美”的雕塑系硕士学位。这期间,他与心心相印的沈阳姑娘、中央美术学院板画系毕业生李莫唯喜结连理。


毅然北上,荣耀接踵而来
不甘于现状,勇于攀登的李象群决心离开沈阳,于1990年9月,他拿着作品画册再次坐上开往北京的列车,来到中央美术学院。他的作品件件都透着新意,透着作者鲜明的艺术语言。这一次,珍惜艺术人才的中央美院,再也不肯放他走了,用自己的实力打动了美术学院,院领导亲自写信给“鲁美”的领导,为了大局,请他们忍痛割爱。经过一翻努力,“鲁美”最终同意放人。于是,李象群卖掉了仅有的一件呢子大衣、录像机、电视机等值钱的东西,凑足3000块钱,于11月6日,拎着箱子和行李,只身来到北京,被安排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工作。

李象群清晰记得,1990年11月16日,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从哈尔滨传来喜讯,儿子出生了,乐得他一夜没睡。但此时,李象群仍没能回去看一眼儿子,他只是从王府井买些巧克力、糖果分给同事,让大家和自己共同分享快乐。

1991年初,李象群把妻子和儿子接到北京。那时,北京住房非常紧张,院里不能分房子给他。他每月一百多元的工资,不得不拿出70元,在附近一家小旅店租下一间不到4平方米的阁子间。里面只能摆下一张双人床和小饭桌,人根本走不进去,只能脱了鞋在床上走。房顶是纸糊的,为防止雨水往下滴,还铺着塑料布。一到冬天,孩子的小脸蛋被冻得通红。每天到食堂买饭吃,买牛奶给孩子喝。

1991年10月,日本举办“91大子希望雕刻之森”国际雕塑展,通过外交部、文化部邀请李象群等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青年雕塑家参加,李象群创作的石雕作品《等待太阳升起》获优秀奖。他的雕塑得到日本雕塑家的称赞,得到我国文化部的认可,从此,他的名字开始响亮起来。从日本载誉归来的李象群,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院里分配给他筒子楼里的两间房子。在那个住房奇缺的年代,这可是件求之不得的大事情。

荣耀接踵而来,1993年,李象群在学院和研究所领导的鼓励下,用11天时间创作了雕塑《永恒的运转》,送往“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展出。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参观展览时,被深深地感动了,给予极高的评价。该作品获得展览最高奖——特等奖,并被奥林匹克博物馆收藏。1994年,相继获得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作品优秀奖;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1997年,在第四届全国体育美展上,他的雕塑《接力者》获一等奖,再次被萨马兰奇看中并收藏。此后,李象群就不怎么参加全国性展览了,目的是把机会留给年轻人,让年轻人有同自己一样的机会。由于有过坎坷,他深知,这个机会对年轻人是何等的重要。



保护798,使他相信了人大代表的作用
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合并到清华大学,改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0年,李象群加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他废寝忘食,经常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一边教学一边创作,感到有了施展才干的新天地。一方面,可以系统地总结自己的雕塑实践,并及时传授给学生,为培养雕塑人才尽力;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检验了自己的雕塑实践,迅速提高艺术水平。教学、实践,实践、教学,互相促进,相互提高,相得益彰。他工作中的表现深得清华大学的信赖,2003年他光荣的被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

2004年初,在北京798厂转产拆迁之际,他以北京市人大代表身份,一纸提案上交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建议将占地116.19万平方米的厂房厂区辟建为中国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获得批准得到了国家认可。目前,园区已有几百位国内外艺术家及机构进驻,李象群在园区辟建的“0工场”艺术中心,也成了国内艺术家个人辟建的面积最大的艺术交流中心之一,目前,正向着完备且高端的国际艺术交流平台迈进。


让一切由“归零”开始
对于任何人来说,从学校到社会、从学校到企业都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当第一次领到工资或奖金的时候,当第一次感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时候,当第一次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当第一次失败的时候,当第一次领奖的时候,当第一次做父母或领导的时候,当……但有一点根本没有变化,那就是必须不断学习,必须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和进取心,还必须保持一种从零开始的心态,保持一种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这是李象群特有的一种“归零”心态。

现在,李象群有两个工作室、3个助手,带6个研究生。工作室一个在清华,一个在酒仙桥798艺术区。他把798艺术区的工作室取名为“0工场”,包括一个大展厅和一个小展厅,一个设计室,一个创作室,一个画廊。当记者问及这个工作室为何取名为“0工场”时李象群侃侃而谈。“人生从“零”开始,万里长征从“零”起步,一切事物都是从“零”开端。”所以,他在创作每件作品时,都把它看作是“零”的开始。

十年磨一剑,历经三个转折
短短十几年,李象群的雕塑创作已取得骄人成绩,不论是《红星照耀中国》的毛泽东,还是北京世纪坛里的《郭沫若》,四川广安的《布衣邓小平》、哈尔滨的《杨靖宇》、山东登封市迎宾广场的《永恒的彩霞——任长霞》,落户连云港的《邓小平和人民在一起》群雕,以及达尔文、冼星海、陈赓大将、巴金、陶行知等诸多雕塑,他们都是革命者和民族英雄,于是,有人评价说,李象群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红色雕塑家。

李象群坦言,其雕塑艺术日臻成熟,大体经历了三个转折。第一个转折是主题性创作。代表性作品如1993年完成的《永恒的运转》,这件作品完全突破了过去那种写实的传统,表现了物质、规律,正如同人的生与死,死与生一样,是不间断的轮回运转。
第二个转折是对肖像创作切入点的再思考,即在创作中,作者首先融入、走进角色,进而在感性到理性、灵性的升华中,采用一种契合角色的艺术表现手法,活现出形神兼备的具像。如1999年在杭州西湖访问巴金先生,受舒乙的委托,李象群亲自给巴金先生做了手模,之后又创作了巴金像。接着,他又挑战大家熟悉的毛泽东。

第三个转折是把肖像作为载体,用肖像来说话,用肖像体现人生,用肖像反映对人生的思考。这是李象群在雕塑创作道路上一个重大突破。他新近创作的以“垂帘听政”而家喻户晓的慈禧,是一位半身裸露坐着的女人,他命名为意味深长的《堆云?堆雪》。何谓《堆云?堆雪》?李象群理解为:“云可以遮天,雪可以盖地,慈禧坐天下的时候,就如云如雪,但当云散雪化之后,她的本质也就完全地显现出来——同普通女人一样的躯体。”将神转变成人,这是对人性的尊重。过去,人们把慈禧描绘成魔鬼的化身,而李象群则给她以人性化,让她回到人类当中。一切都是虚无的,留下的只有历史。


拥有一部车,我想,这绝不是单纯的拥有关系,而是一种爱情。
李象群拥有多部车,从六缸切诺基到路虎揽胜,再到不久后将要添置的奔驰G55,记者不难发现,他骨子里充斥着一种激情,不走坦途的激情。李象群说自己不是一个很时髦的人,实际上,他比较反流行。

选择什么样的车,李象群首要考虑是历时长久的经典价值,他很欣赏那种血统纯粹的车,且不是短暂的时尚。因为,他认为价值是在时尚的外表被淡忘后,仍会继续存在下去的东西。“人们经常把车比喻成奔弛的雕塑作品,在汽车产生和革新的一百年历史里,汽车的确对我的生活的帮助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它赋予我无限自由度,让我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做任何事情。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车在现在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含义、全新的地位今天,它已不再单纯是交通工具,它就像是一个符号反映了我的价值观、个性以及社会地位等等。是的,一辆车不可能张开嘴讲话,但这种动态的存在,它一直是跟我沟通的。它可能静止不动,但实际,它是在不断的运动。因为,一辆伟大的车是非常吸引我注意力的,它是全球的语言,而无需翻译。”这就是一个雕塑家对车的情感诠释。

李象群告诉记者,他把车内部看作自己的个人空间,一个像家的地方,一个能提供非常棒、非常舒适的驾驶体验的地方。所以,车是个性体现,它反应出自己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之所以选路虎揽胜,是因为揽胜在设计上参照了汽车美学的标准,其设计别具一格,任何一辆路虎揽胜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够随即识别,而这恰恰映证了“只有最纯正、最好的物品,才能与其站在人生和事业顶峰的路虎揽胜车主相配的霸气。”这句话。在李象群概念中,一部卓越的汽车是可以令人对他一见钟情、大饱眼福和心情愉悦的,同时,也能唤起人们理性思维的共鸣。拥有一部汽车,对于李象群而言,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拥有关系,而是一种爱情。


采访手记:49岁的李象群,他用灵性的艺术实践消解了具象雕塑的桎梏,从而使具象形式转化为抽象逻辑的注解。从讲坛的耕耘,到艺术的追求;从历史的忧郁,到社会的责任,李象群以一个艺术家的眼光,不断为我们的城市寻找美丽的生机。49岁对于一个人而言,已经翻过了生命中最华彩的篇章,但对于艺术家而言,这显然是一个更丰沛饱满的时期,其艺术的感悟,和人生阅历走的更远都有了深厚积累,我们祝福李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