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第三届北方雕塑年度展暨研讨会在鲁迅美术学院举行《美术焦点》

“具”——第三届北方雕塑年度展暨研讨会在鲁迅美术学院举行
  2007年7月,“具”(Figure)——第三届北方雕塑年度展暨研讨会在鲁迅美术学院举行。本次展览聚集了30位雕塑家,展现了北方雕塑家群体近年来的雕塑创作。笔者作为这次展览的策展人,简单陈述该展览的策展思路以及研讨会与会人员的主要学术观点。
  这次展览主要是围绕着“北方”、“具象”两个概念展开的。
  之所用“北方”来界定本次展览,主要理由有三。第一,以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生为主体的北方雕塑家群体时下虽散居全国,但主要聚集在东北,从地域意义上讲,他们的作品题材与“北方”有天然关系。第二,鲁迅美术学院是东北三省的美术中心,该院在全国的美术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是北方重要的雕塑教学基地之一,输出了大量的雕塑人才,该系的教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北方雕塑家的创作基础。第三,地域概念上的“北方”有其文化意义上的隐晦指向。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北方艺术群体”有其理性主义的张扬和骄矜,那么伴随着经济地位的衰落,新世纪的“北方”更多了一份惆怅和失落,以“北方”作为坚持的理由也包含了一份无奈的固守。
  “具象” 是这次展览的第二个核心概念,也是这次研讨会的唯一核心概念。在研讨会的过程中,“写实”、“意象”、“形象”、“写实主义”、“现实主义”等概念始终与“具象”的内涵、外延彼此交错,争占地盘,这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雕塑界的困惑和无奈。在现有的学院雕塑教学体系中,“写实”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但在各种艺术形式、艺术潮流的冲击下,这种合理性正在遭受质疑,但放弃“具象”等于宣告现有雕塑专业教师的集体失业。这不仅是雕塑界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所有造型艺术要面对的问题;不仅是北方雕家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全国雕塑家必须直面的问题;不仅是雕塑家难以回避的问题,也是油画家、版画家等艺术家所难以绕过的问题。在这次研讨会上,与会雕塑家围绕“具象”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刘礼宾:“美术”概念从西方通过日本纳入中国语言以后,“它马上给艺术创作规定了一套新的规则与目的。”“雕塑”概念的输入亦是如此。把“雕塑”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这是20世纪上半叶才出现的事情。但从创作动机以及实际功用等角度来看,中国古代“雕塑”未必和西方雕塑相同,和现代雕塑也并非同一型类。但套用西方的阐释体系来理解中国传统“雕塑”,已经成为20世纪有目共睹的事实。最早从学术角度对中国古代雕塑进行分析的理论家正是外国人(如日本的大村西崖,常盘大定,关野贞,法国的伯希和〈Paul Pelliot〉,沙畹〈Edouard Chavannes〉,瑞典之喜龙仁〈Osvald Siren〉等,沙畹的《5世纪到14世纪的中国雕塑》[Chinese Sculpture from the Fifth to the Fourteenth Century]在1925年已出版),或者是从西方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如梁思成、王子云等),他们正是借用西方的“雕塑”概念这一“眼镜”来“发现”中国“雕塑”的。指出这一点,是想明确, 20世纪以来,“雕塑史”(包括各种“美术史”中的“雕塑”章节)的书写正是以现代“雕塑”概念为核心的,美术史家在向读者介绍传统雕塑的同时,已经把作为“造型艺术”的“雕塑”概念灌输给了读者。这是我们今天讨论雕塑创作的语境。
  当下,雕塑领域出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类似图像式绘画的风靡,意象类雕塑大量出现。雕塑愈来愈漫画化,雕塑家选取某种图像作为创作基础,对图像的依赖性过强。二是雕塑愈来愈呈现装置化倾向。这在今年各美术院校的毕业生作品展上,可以明显感受到。许多雕塑作品只是一个“点子”,缺少更多的理论思考,有“假大空”的感觉。
  霍波洋(鲁迅美院雕塑系主任):“北方雕塑年度展”以“具象”风格为主,明后年的“北方雕塑年度展”将继续围绕“具象”写实风格开展。在当代中国的具象写实雕塑中,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有它自己的风格和地位,我们想通过每一届展览的举办,带动北方“具象”雕塑的发展。
  蒋铁骊(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优秀的具象作品更容易引起观者的共鸣,远大于抽象雕塑所给人带来的感染力。中国当代美术学院的雕塑系以具象写实为主导,具象写实的手法是现代雕塑家得以生存的基础。从本次展览看出,一些雕塑家把“具象”视为退守的底线,这也是我所坚持的。但我们仍须探讨,具象雕塑还能走多远? 
  孙家彬(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作为承继中国具象雕塑传统的老一辈雕塑家,我认为具象雕塑具有鲜活的时代意义。很多经典雕塑作品都是使用具象写实的手法创作的,当观者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会留下更加生动的印象。总的来说,现代纪念性雕塑主要以具象写实手法为主,这给鲁艺人增强了自信心。现代的理论文章对雕塑有了更深入的探讨,赋予了具象雕塑更多的含义,这很好,这使具象雕塑创作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李象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现代艺术对具象有了更宽泛的解释,内涵更为丰富。现代具象雕塑只是雕塑中的一部分,即其中的一个类型。雕塑在视觉上占有空间,用“形象”代替“具象”的话,对具象雕塑的理解可能更客观一些。雕塑技法是艺术家必备的手段,是行走的方式,是雕塑家的安身立命之本。
  霍波洋:本次展览选择了具有相当技术水平的一批艺术家。我们的初衷是延续鲁迅美术学院的具象写实风格,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这条路艰难,但大家仍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殷晓峰(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院长):本次展览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对雕塑的创作形式的要求。在具象写实的探索之路上,鲁美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作为鲁美雕塑系毕业的学生,我为此而自豪。就我的作品来讲,除了形式上的考虑外,我还注重了色彩因素。恩师孙家彬先生给我提过“雕塑应有绘画语言”,我的很多作品都受这句话的影响。
  孙家彬:雕塑家应具备色彩的运用能力,还应具备更多的艺术修养,包括文学、音乐、舞蹈修养等。
  田金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今天展出的雕塑作品,技巧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具象艺术一般都有一个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为依托,抽象则是具象的提炼。作为具象雕塑家,要科学地概括形象,具象雕塑包含很多抽象雕塑所无法传达的东西。
  洪涛(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我国古代艺术中就有很多具象形式,象形文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我国的接受者更容易欣赏具象的艺术语言。
  林栋(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高地画廊艺术主持):多元化是中国现代艺术的一个特征。具象雕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雕塑要通过一种形象的手法创作更多感人的东西,这需要汇聚更多的元素,精神上也需要达到一定的高度。
  张烽(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展览的体制需要改革。此次展览我们特约了策展人,这是一个开端,以后应该延续下去。北方雕塑年度展应该有一个严格、正规的展览机制。
  李象群:展览要与新闻媒体链接。
  刘礼宾:在今年各美术院校的毕业生作品展上,许多雕塑作品缺少更多的理论思考,有“假大空”的感觉。
  李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规模过大,很空,缺乏对作品的整体认识。
  蒋铁骊:这里面有一种作秀的心理在作怪。
  林栋:艺术家要有真诚的态度,艺术不可泛化,不能变得功利。
  汪丽(加拿大职业雕塑家):具象、抽象、装置没有主次之分。重要的是艺术家要独立完成艺术作品,这才有意义,创作过程是一种自我表现。但市场及策划人的选择也会成为艺术发展趋势的导向,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要保持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