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为艺术而艺术 ——对话李象群

身为艺术家,李象群师法于传统文化,也探索着当代表达,从未局限于时间定义;浸淫于东方文化,也研究过西方文化,力求突破地域限制。作为教育家,具有在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鲁迅美术学院任教经验的他,深知实践好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相辅相成的重要性,而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提出在依托鲁美新校区的建设基础上,开启文化产业竞争通道,打造东北文化 CBD 的项目……李象群并非只是个艺术家,也并不是“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者,他强调艺术对现实、对当代、对社会的介入,力促艺术与产业的融合。于他而言,艺术创作、艺术教育与艺术建设都是他所要担负起的艺术使命。

《画廊》:从《堆云·堆雪》开始,再到《道》《行者》系列、《元四家》系列以及《大紫禁城》《行者》等作品,较您早些年的作品有明显的转变,这是否是您创作的转折点?是什么原因导致您发生转变?

李象群:是的,它们跟我之前的作品面貌不同。一些学者称我这系列的作品为“新人文精神”,它们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理念。我开始研究东方艺术是在读研究生期间,当时专门研究中国民间艺术,这给我留下了一部分烙印。之后我又研究西方文化,最终走到一个“东西文化”的交叉口。东方文化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我的创作越走跟中国文化和民族文化越靠近,直到最后真正找到我自己。走到这一步,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顺其自然,其实这也是每个艺术家的成长之路:从某一个地域文化游移到另一个地域文化,最终超越而出。东方或西方,只是我们给它的一个定义,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人类服务,艺术本身也是为全人类服务。


《画廊》:这些作品都偏向于以中国历史文化与当代艺术观念为思想,加以雕塑写实手法的结合,这三者是如何慢慢磨合的?

李象群:现在我们谈到“当代艺术”的时候,好像“现实主义”不是当代。其实“现实主义”关注的恰恰是我们现实的生活,也就是当下,实际就是当代。我们应该站在什么角度来看待当下?这跟传统的视角不太一样。通过这么多年的艺术思考和艺术实践,我逐步发现一件作品是不是当代,跟艺术家使用的艺术语言没有关系,关键在于作品本身表达的内容。因此,我逐步探索出用写实手法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解读和表达的艺术之路,这也是一条漫长的探索之路。


《画廊》:《堆云·堆雪》被认为是您从学院艺术进入到当代艺术的标志性作品,这一跨越经过了怎样的艺术思考?

李象群:这件作品我构思了大概1年的时间,从2006 开始构思,到完成差不多用了3年的时间。“堆云堆雪”这一名字来源于北海后边小花园,那里有一幢叫“叠翠楼”的院子里有一块假山石名字叫“堆云堆雪”。“堆云堆雪”作为假山石也是可以存在和消失的,堆云堆雪是可有可无,时而存在,时而消失。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它们可存在的道理和条件,而一旦条件消失它们也就没有了。所以,我们要考虑事情所处的环境跟特定的历史时期,改变观察问题的角度。

《堆云·堆雪》是我创作的一次大胆尝试和创新,我把时间、空间和思想的三要素融合在一件作品里了,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画廊》:您的作品似乎离不开“政治身体学”与“新人文主义”这两个术语,您是否也认同这两个“标签”?

李象群:这些都是评论家的归类,我从来不会给自己贴上任何标签,这样自己的创作才有更多的可能性、突破性和超越性。


《画廊》:雕塑与空间的关系相辅相成,您是如何把控雕塑作品的空间关系的?

李象群: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了造型艺术的两个关键点,它也是教学的两个基本点。这两点应该说是适用于学院教学的,也是雕塑基础教学应该遵循的方法。第一点就是科学的观察方法。什么才是正确的观察方法呢?就是对将要塑造的对象其基本形态和特征进行观察,“先纵观,再横观”。如此,才会更加宏观地把握对象的态势特征并呈现出建筑感。第二点是要认识到艺术表达的客观规律。规律在理科教学中所呈现的就是公式,公式可以有数值的变化,但公式不变。艺术也是如此,物象形态结构本身有规律可循,制作的过程也同样具有规律性。认识不同物象的自身结构,有利于解释造型中的概括性,掌握造型的规律,可以帮助回避普遍的错误。


《画廊》:2016年,故宫博物院在建福宫花园推出首个大型户外雕塑艺术展“城·象--李象群艺术展”,是什么契机让您与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了这个展览?能在故宫举行展览是否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与收获?

李象群:2016年在故宫博物院做的个展,首先要感谢主办方故宫博物院以及单霁翔院长的大力支持。故宫的建福宫有一个院落特别美,从来没有对外开放过,也没修复过,那种历史的斑驳感、沧桑感对我的震撼很大,第一次看过那个院子就喜欢上了,当时单霁翔院长说地面要修整一下作为我个展的场地,我说千万别动,这满地青苔的感觉挺好。在故宫博物院举办展览是我期待已久的事情。一直以来,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创作了以孔子、苏东坡、元四家、大紫禁城等一系列历史文化人物、历史建筑为题材的雕塑作品。其中《大紫禁城》这件作品,是针对一个建筑空间的造像行为。它有一个超出建筑物理空间更大的空间,实际上是在为一个文化空间造像。紫禁城不仅仅是一个建筑,它更是一个具象的物质的文化,也是一个传承。我希望能看到的人,在忘言的时候,心会动。她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的户外建筑空间中展出,当代艺术和古典园林发生碰撞、对话给大家带来不同的体验。其实,像“元四家”到故宫之后,我觉得“元四家”本身也是艺术家,艺术家更重要的是与大自然对话,与大自然互动,因此,在那里我们所看到的也就是“元四家”和这座园林的对话,与一个更大的紫禁城体系的环境对话,这是我创作的初衷和选择在这里展出的原因。《大紫禁城》在故宫展出特别合我的心意,作品有机会在故宫博物院和大家见面,对我来说,是一种深刻的触动。

《画廊》:“城·象--李象群艺术展”在故宫展出后,巡展到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以“无我之境”个展出现,展览空间从户外转换到室内,在布展方面两者对比哪个更有难度?

李象群:在故宫的布展更有难度,因为作品的材料是高铬不锈钢,它和周围环境关系非常密切,环境的色彩会映照到作品里。建福宫摆放元四家那个院落“延春阁”特别美,但如何让四位元代大家在这个空间进行摆放和呈现需要一番琢磨和思考。考察完场地,根据图纸确定完的作品点位图最后都做了很大的调整,因为故宫的环境太特殊了,当作品放入故宫实际的环境之中,这时候你会有新的想法涌上心头。此外,静宜轩一存性门-惠风亭-广德门这个展览区域是一个中轴线的院落,我需要考虑怎么样把展出的作品串起来。

《画廊》:您的人物雕塑作品中,人物特性与材料的选用契合度都非常高,在选材的方面您是如何思考的?

李象群:一提起故宫,世界著名历史遗迹,这是大众对故宫的心理定位。故宫的气场那么恢弘,作品如何在这恢弘的气场不被吞没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最后决定使用高铬不锈钢这种材料,一方面是想通过材料制造一种当代和历史之间的张力,另一方面是故宫的特殊环境为我的作品所用。


《画廊》:您 2014 年担任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2016 年升任院长,这几年的院长工作是否令您对美院教育事业有新的看法?

李象群:我一直身处在美院教育事业中,之前在鲁美任教过8年,在央美任教过10年,从2000年开始任教于清华美院,通过这三所美术学院的任教经历,我深入地了解到了中国美院教育事业当前所处的状态,之前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作为一个艺术家,能够更好地把精力投入自己的创作当中,而在创作中所获得的启示也影响着我对教育的思考;如今作为一位管理者,我能够接触更多我过去不曾接触的专业领域,这为我的创作也提供了更多的实验性平台。另外,作为管理者应当有能力和责任为更好的美院教育事业做出努力。比如,在教学中,怎样开启学生的“原创”?我是把文创的课程带入到教学中,增加教学中对“当下”、“市场”“产业”等问题的思考,去经历过去我们没有经历过的。把现实、艺术跟文创相接、通过“原创”挖掘潜能,打破传统模式。在鲁迅美术学院教学中,本科的基础课程以“传承”为主体,如果算作百分比,大概 70% 作为“传承”,30% 作为“实验”,通过这些课程设置, 打破以往的僵局。研究生的课程则 70%作为“实验”,30%作为“基础”。而博士生更多是从实践上升至理论的过程。

《画廊》:对于鲁迅美术学院的未来发展,您是否有计划着重哪方面的改进?

李象群:鲁美未来的发展战略部署一定是要跳出辽宁这个地理辖域的,要站在振兴东北的高度上。我提出开启文化产业竞争通道,打造东北文化 CBD,这个项目依托鲁美新校区的建设。东北整个环境如果要进行彻底改变,就要把人文环境做起来,让这个地方真正活起来--通过文化来融化这块冰,以鲁美为母体不断繁衍、更新业态。莫子山文化产业区将被打造成为一个多元文化艺术发展空间,涉及领域包括当代艺术、戏剧、戏曲、电影、艺术家工作室、画廊、博物馆群,还有相应的服务业,比如酒店、咖啡吧、住宿等。这不仅解决了地区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还可能会吸引人才的回流。我们在做的是“筑巢引凤”,把环境做好了,凤自然就来了。假如没有这种布局,只是天天喊口号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要传承的是“鲁美精神”,这可以概括总结为三点:首先是“头脑”,站在时代思想的前沿:其次是“行动”,行动就是做时代文化的先导,通过文化为大家创造机会,给所有人行动的可能性:最后就是“目的”,我们所做的就是为社会大众服务。一定要广泛地把社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大众提供更多的平台,让大众共同参与。

《画廊》: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近期刚刚结束的“两会”中,您提出了“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背景下,专业艺术高校依托自身的艺术学科优势、人才聚集优势、学术引领优势,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中,能够而且应该扮演重要角色,更好地发挥出应用型的作用,体现其应用型的特点,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这个提议是基于一个怎样的考虑?

李象群:这是“鲁美精神”的一个阐释:做时代文化的先导。 辽沈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有巨大空间,激活城市创新发展潜能,艺术高校应勇当时代文化的先导。拓展艺术高校的应用型效能和社会服务功能,满足城市文化发展的需求,将“艺术引领城市创新”植入城市发展格局,能够提升城市品味、赋予城市灵魂。在创意导向与体验价值日益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的今天,以强调创意、应用服务为指向的艺术高校注定会成为文创动能的聚集区,城市新经济的发动机。


《画廊》:您觉得中国的艺术学院如何才能进入当代,成为现代化的先锋聚集和文化创造的核心基地?

李象群:回顾中国当代艺术发展30余年的历程,美术院校的学院教育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关系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虽然学院教育与当代艺术的关系不能被简单化地理解为对立关系,但二者的确存在着抗衡和矛盾。然而,在中国当代艺术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那些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往往有着良好的学院教育背景,而且很多任教于美术院校,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和证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学院教育的贡献,学院教育在培养具有当代头脑思维与当代创作能力的艺术人才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前几年一提到“观念艺术”,大家就觉得是西方艺术,难道中国没有观念吗?东方没有观念吗?或者说我们没有思考?没有全球意识?其实我们都有。我们的艺术受时代和区域的影响,由于价值观的不同,产生了一些相对封闭的作品,尤其是现实主义的。而现在步入当代对现实的解读,从东方文化、哲学的层面去思考,这涉及一个更大的宇宙观,当然也包涵着政治倾向和地域倾向。无论东西方的艺术,无时无刻都在反映着自己的价值体系,不是防卫就是入侵,有时看似防卫,其实它也是在入侵。

学院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艺术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意识,优秀的当代艺术一定是和当下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关注当下意味着介入社会。当代艺术中,尽最大可能地对现实生活的“艺术-文化-社会和历史”做出一种新的诠释和解构,以表明自己的态度。艺术的使命,需要介入社会的文化、政治、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实现其存在的价值。

策划:李琼波 车建全

采编:邓冬燕 温可琳

整理:魏婷婷

《画廊》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