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象群:《追梦》创作谈

大型主题雕塑《追梦》突出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展现各民族同舟共济、 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喜悦、自信与自豪,代表团结一致、互助共勉,共同奏响了时代文化的最强音。《追梦》雕塑的创作完成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标志,是鲁美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它的成功落成也离不开中宣部领导、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领导的鼎力支持与指导。作为《追梦》雕塑的领衔主创,有幸参与雕塑创作的全过程,我倍感使命重要和责任担当,荣誉与自豪并存。

为此,鲁迅美术学院对《追梦》雕塑创作高度重视,将学院雕塑系的精兵强将组成创作团队,合力攻坚。整个创作过程历时三年,经历了近万份的资料收集,几十个设计方案,经30多次遴选、小稿、中稿、大稿的完善制作,石料的选择、雕刻制作及最终安装打磨,可以讲使命光荣,但压力也是巨大的。在前期创作过程中投入了很大精力、付出了很大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放大阶段正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创作团队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强化荣誉感、使命感。在三年中,全体创作人员几乎牺牲了全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不忘初心,齐心协力,为圆满完成好创作任务创造了保障条件。

放大阶段,由于疫情影响,沈阳多地封闭,找不到适合的放大场地空间。迫于无奈,我们在浑南新区搭建了一处厂房。厂里冬天所有取暖设备都点燃起来也压制不住场地的寒冷;夏季,场地气温直线上升,最高温度达到40度,在架子上工作的老师的汗水像水一样流淌下来。主创团队的老师们为了不耽误工期,每天都是晚上12点结束工作,第二天还要去学校完成教学任务。为了能把作品做好,每一位创作者都悉心研究,无论是写实的情景再现,还是浓缩史实的综合表现,需要艺术家真正深入了解形象,我们创作的56个民族、14个职业人物代表和4个儿童共73个人物,这73个人物形象大部分是由学生、教师、朋友及艺术家自己担当角色,可见这些角色是现实生活中最鲜活、最真实、最善良、最美丽的人物形象。创作团队精心查考民族文献、购买民族服饰加以悉心揣摩,体会特定时期人的思想情感,感悟“真实”,表现时代特征,并且带着崇敬和敬畏的心投入创作。石材加工又是一次再创作过程,加工技术也成为我们创作的一大重点,为此,我们不断与石材制作企业沟通,研究出多种加工方案,尽可能将汉白玉的石材与雕塑主体完美统一地展现出来,以便统筹调度、集中攻坚。最后的现场安装等工作各方配合非常顺利,在限定时间里圆满完成了《追梦》雕塑的创作与组装任务,作品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党的百年非凡奋斗历程彪炳史册。建党100周年主题雕塑工程创作的当代现实主义雕塑作品,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历史的检验,必将成为经典。作品以其强烈的感染力、感召力和审美意义,给人们带来心灵的震撼和催人奋进的力量,必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